书籍连载:均线的本质(三)均线的应用举例

前面几篇文章讲解了均线的平均成本区域的一部分概念。

接下来我们随便举一个应用的例子,如何辅助判断当前方向?

之前讲到的均线在一个周期上是如何寻找有效的成本区,对于一个成本区来讲,我们缺乏对当前研究对象的约束力,通俗点说应该是缺乏了上一级的约束,导致当前一根均线不能判断其方向性,成本区是一个静态概念。如果需要判断当前周期的方向,必须要知道上一级周期的成本在哪里,两个进行对比才能知道当前成本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,辅助以价格位置来确定其方向性是否产生。当然这是一种权衡的方式解读市场,所以我们必须对该判定要素做出约束。

1、  两个均线最好是两个相邻周期

2、  两个均线均有明确的结束点

3、  在连续推动中应用更具有可靠性

4、  判断相对位置时,一定是在推动的结束点,或者均线采样的边界

5、  后面没有更大基本面,可以看看财经日历大致了解即可。

这里我们用30分钟图,一天48根k线的均线,与一个时段大约16根k线的均线来约束。用每天美盘收盘的价格作为采样边界价格(推动结束点)

 

1.png

两条均线与推动价格的结束点对比。这里只处理一种情况:48均线,16均线,收盘价格,构成顺向排列。

顺向排列,表示有方向产生,就要创新高(新低)

我们用盘面看看这个结论的可靠性与风险。

2017年11月1日到20日连续盘面分析    欧元

黄色均线为48均线,红色均线为16均线,收盘价位虚线前5根前的价格。

2.png

11月1日与2日收盘价均与均线相交,不进行判断。

3.png

11月3日构成了顺向排列,则当前方向向下,第二天创新低。

4.png

11月6日收盘与均线纠缠不做判断。

5.png

11月7日8日没有构成顺向排列,不做判断。

6.png

11月9日构成顺向排列,方向向上,后续创新高

7.png

11月10日,构成顺向排列,方向向上,后续创新高

8.png

11月13日,构成顺向排列,方向向上,后续创新高

9.png

11月14日,构成顺向排列,方向向上,后续创新高。

10.png

11月15日,价格收盘时没有构成顺向排列,延续盘构成顺向排列。这里就会出现选择收盘价格时合理性模糊的问题。市场大部分货币对都具有24小时连续性,我们选择的相对结束标志一定包含部分不合理性,按照规则来,必须一刀切,按照逻辑来则可以权衡为之。例如这个例子我用东京开盘作为起始点,从而判断前一天的结束点。就会构成顺向结构,产生向下的方向,也具有合理性。

11.png

11月16日,收盘与均线纠缠,不构成顺向结构不作判断。

12.png

11月17日不构成顺向排列

11月20日构成顺向排列,后续看空,创新低。

刚才进行了十几个工作日的判断,产生顺向排列的有6个,均成功预测。

这种简单的市场本身要素构成的逻辑关系,会告诉我们一些确定性的结论。传统意义上的各种分析,基本都缺失了市场本身的要素,很难有成功预测的可能性。就好像用天地法则预测人的命运,用对人本身影响的要素去推测,就能得出确定性结论。否则就是单纯数学方法,陷入假设错误,推理严密的错误分析中去。

每次都是差一两天才发现又到周三,仓促中难免会论述不够圆满的情况,但具体而微,核心都有了,以后告一段落再补充几篇答疑来完善。


分享到:

关于作者